辽阳先锋 >> 精彩辽阳>> 旅游

城堡古迹

        襄平城    始建于战国燕,经秦汉至晋600余年仍称其名,是东北地区建城之始。

  城为土筑方城,四面设门。经建国后考古调查和史料证明,城址在今辽阳市区中心。近年于城内四大庙、金银库一带出土战国汲水陶管井、日用陶器、建筑瓦件、燕通行襄平布、一刀圆钱铜币、弩机铜兵器、管状铜车件,北墙内地表还有汉代铜耳杯、铜铃、砖瓦等遗迹遗物。

  襄平城地理位置,东、北衍水(太子河),西小辽水(浑河),西南首山在望。自古以来为我国东北地区政治、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。

  襄平是辽阳最早名称,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记载燕将秦开击败东胡,筑长城以为屏障,自造阳至襄平,并设辽东等五郡以辖其地。襄平为辽东郡治所在地。

  居就县城    在辽阳县河栏镇亮甲村西北的汤河上游东岸,四面群山环绕。

  城址为方形,土筑,残存遗迹为东墙和南北墙残段,高出地表约3米,南北长约135米,东西宽约15—40米,远望为一高台,方向西南东北。

  从西部临河的断面看,长达百米,厚4米的文化层中有灰坑。烧土和手工业作坊遗址,堆积遗物丰富,以典型西汉灰陶布纹、方格纹、绳纹、筒瓦、板瓦、砖、瓦当等建筑构件,另有许多灰红陶器残片。陶器有纺轮、罐、网坠、盆等器物,铁器有锛、镰刀、斧、甲片,货币有五铢、货泉,铜饰品有顶针以及磨石器。

  城址周围,汤河两岸分布许多汉代墓葬群。城的北部孤家子发现一批汉代铜镞。在县城西10公里的太平沟、牌路沟发现两处汉代采矿遗址,均与县城址有关。

  居就县开始出现在西汉,西晋复见,后废。

  辽东城    在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,五世纪时在襄平城旧址所改筑。城方形,内外两重城垣。内城有两层和三层建筑物,当系官署;外城为商业区。城门三,东西门相对,双层门楼。城垣有角楼、雉堞、女儿墙等建筑,城外西北还有两层高楼建筑,规模宏伟。在辽东城冢首见绘于后燕时期的辽东城图。太子河从东墙外流去,至今尚有砖瓦建筑材料遗存地面。

  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“辽东城汉之襄平城”。公元645年(唐贞观十九年),唐太宗为收复辽东,改此城为辽州。

  燕洲城    位于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石城山上,分外城和内城。外城依山建造,呈不规则方形,长480米,宽440米,周长1840米。

  城墙用青色大石条叠砌,墙宽2—3米,高5~8米。南面垂直悬崖,崖下是由南折向西流的太子河。东、北两面筑高大石墙,墙外有护墙,墙顶筑雉堞。北墙由于坡势较缓,墙体外砌5个马面,内砌阶梯,顶上呈现方形平台,以为护墙和嘹望防守。城门开在西面,也是顺山坡的泄水口。

  城内建筑有嘹望台。台前有方形围墙,称内城,长45米,宽35米,均用石块叠筑。台高5米,设在制高点上,可以嘹望全城内外。

  元、明时期建筑有保国寺,今有半圆碑首遗存。出土有火药瓷雷,城外发现金代官印,金元时期铜境等遗物。

  此城约建于4世纪以后,公元645年(唐贞观十九年)唐太宗派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军攻占白岩城(旧称)。

  此城唐称白岩州,辽称岩州,金称石城县。元、明两朝曾补修作防守之地。

  辽阳城    建在元故城之上,太子河从南顺东墙外向北流过。城周长24华里,分南北二城,两城相连呈“日”字形。

  南城,周长8公里,南北长1800米,东西宽2250米。城墙砖石合筑,内石外砖,墙心夯土,上窄下宽,呈梯形,墙底宽8.30米,高10米,与文献记载“周围十六里,二百九十五丈,高三丈三尺”相符,城四角各有角楼,东南筹边,东北镇远,西北平胡,西南望京楼。城门六,南为安定、泰和,东为平夷、广顺,西为肃清,北为镇远。东门外有瓮城。城外有护城河。城中东西并列钟、鼓二楼和华表柱。辽东都司、总兵府官署,均设在南城。

  北城,南北宽1公里,东西长2公里,城墙先土筑后包砖。城门三,东为永智,西为武靖,北为无敌。

  洪武五年(公元1372年)明军攻克辽阳后,七年兴工,都指挥马云、叶旺督修。明万历末,颓废坍塌。

  清代曾多次重修,规模略有缩小,东南城角改建魁星楼。城门名称改东门为普安、绥远,西门为顺安,北门为拱极,南门为丰乐、文昌;门额满汉文左右书。两千年间辽阳城在东北地区一直处于首要地位。

  魁星楼    位于辽阳城东南隅城墙角上,通高40米,分上下两层。因城起基,往上又起石台三层,周边围以石栏,上建八角层楼。由南面上行石阶16级,两旁建铁栏护持。下层置4门,正中立《重修魁星楼碑记》1甬。碑高2米,宽3米,南向。东北角设有木梯,联步上升乃入。上层口门置木盖,登临者人则开启,出则关闭。上层中设魁星像,木质紫红色,高3米。单足立鳌顶上,名为独占鳌头。像可旋转,左手执印,右手高撑握笔,名为点状元。8根朱漆木柱支撑梁枋飞椽,上挂清末民初文人题联。楼窗用玻璃装成,外罩细铁丝网。室内沿窗下安一周环形木凳,凭栏四望,辽阳远山近水、城内风光尽收眼底。

  魁星楼为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重修辽阳城时所建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、同治末年重修。1900年,遭到沙俄的破坏,木像楹联尽被残毁。1924年补修,建国前毁于战火中,只有底基遗迹尚存。

  辽东长城    据调查,辽阳县唐马寨、高力城子、黄泥洼一带系明代辽东长城遗址,沿线40余公里。唐马寨南段由小河口起,沿太子河左岸北去,经大台、二台、道堠子、南台口、喜鹊台至唐马寨;唐马寨北段南起古家台至高力城子;高力城子北段,南起边墙子、代耳湾、八弓台、七弓台、六弓台、五弓台,向西经四弓台、三弓台、二弓台、一弓台至黄泥洼,折向西北跨太子河、浑河入辽中县境内。

  此段遗址系明代长城。在辽东境内者,称“辽东长城”。城墙为版筑土墙,由于年代久远,现在只能见到土岗遗迹,断断续续,一般存高0.20—0.50米。黄泥洼以东一段保存较好,遗址清楚,最高1.00—1.50米。当时的城墙呈梯形,上窄下宽。

  筑造长城选择的地形,在辽阳地区是因河为固的原则,以太子河有利地势,沿河筑造,墙外以河为防守。

  在长城内外,还有许多军事建筑和防御设施。主要有二种,一是烽火台,42座。有嘹望台,一般是方形砖筑、石筑台,大多建在长城内外临近地方,有的在城墙线上,个别险要地段加密嘹望台。二是城堡,即兵营。规模长宽各200米,砖筑,多建在长城线上。唐马寨、高力城子和黄泥洼,均有城堡。这是驻兵、屯(絷)之处,并命有堡名。据明版辽东边墙图记,长安堡在黄泥洼、长宁堡在唐马寨,长定堡在高力城子,驻守官军计1131名。

  辽东都司是此边墙建造、管理以及防御指挥中心,驻地设在辽阳。

  东京城    又称新城,公元1622年(后金天命七年),清太祖努尔哈赤从新宾迁都辽阳时修筑。地处太子河右岸、太子河区东京陵乡新城村,西距辽阳城2.5公里。城平面作菱形,四面城墙不成直角,有出有入,有高有低,各面长度基本相等。东墙长886米,西墙长832米,北墙长896米,南墙长900米,全城周长3514米。

  城墙为砖石夯土合筑,下部砌石块,上部砌青色长方砖,墙心夯实。城墙四面各设两门,东名抚近、内治,西名怀远、外攘,南名德盛、天(佑);占,北名福盛、地载。门额外书满文,内书汉文。正门名天祜门,东西21米,南北17米,高9.30米,下部铺花岗岩条石,上部砌青砖,正中券门高4.55米,宽4.40米,两扇木门向内对开。

  城内现存两处建筑遗址,一在城内西北最高岗顶上,人工夯筑的高土台,方形,东西37米,南北28米,高4米,底铺石板,上层大量堆积黄绿色琉璃砖瓦,为楼阁高层建筑遗址。另一处在城内正中高岗上,与天(佑);占门相对,出土有绿色六角形琉璃砖及柱石,为宫殿建筑所在。

  近年在城内发现一批后金遗物,在四处门址分别得到四块门额石,三块汉文,一块老满文。汉文书有天(佑);占门、德盛门、内治门,满文书抚近门。额石均有“大金天命壬戌年”(天命七年)小字边款。铜币有老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。还出土了童子骑牛小铜像等。

  姑嫂城    位于辽阳老城东汤河岸边姑嫂城村后山上,为明烽燧遗址。传说有姑嫂二人守城,故称。

  此处三面环山,一面临水,为军事要地。用石块垒成高约4米的方形墩台,站在台上可以嘹望,又可做为放狼烟的烽火台,古称烽燧,又名狼烟台,是军事防御设施。

  辽阳城周边,分布几百座烽火台,用以报警,传递军情,隔一定距离即筑一座,一台燃起烽烟,邻台见后也立即举火,很快传告全线戍兵,作好准备。今辟为弓长岭风景游览区。

  四方台    位于弓长岭区汤河乡四方台村南约400米的山顶上,是一座明代的烽火台。当时,辽阳城为辽东都司所在地,是明朝在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重填。为防备北方部族入侵,遂在城周围的军事要隘广置烽燧,驻兵屯田,以备有警。此台亦为整个辽东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。台为石砌,长8.5米、宽6.92米、高3.9米。四周建有围墙,长12.3米、宽8.9米。今烽火墩台尚在,围墙已部分颓毁。

 

中共辽阳市委组织部“12380”举报网站